- 三大智慧養老模式之醫養結合模式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3 0:00:00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哮喘、脊柱疾病或關節炎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是15~45歲人口的3~7倍。60歲以上的老人近一半患有慢性病。即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慢性病的患病率為43.8%,其中,城市是53.2%,農村是38.9%?;加新圆±夏耆俗匀徊±黹L,需要持續的、綜合的醫療康復護理服務。為了適應部分老人養老需要,發展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非常必要。
醫養結合模式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實現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創新。醫養結合可以理解為醫養融合,即超越傳統養老理念中只強調單一性的養老服務,而更加注重養老服務與醫療服務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養與醫的結合,其優勢在于整合醫療和養老兩方面的資源,提供持續性的老年照顧服務,能夠滿足未來高齡、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醫養結合聯合傳統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旨在通過多元化的參與主體,為老年人提供一種新型的養老服務;從服務內容來看,由于引入了現代醫療技術,它能夠提供更加專業、便捷的養老服務,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從保障對象來看,尤其適宜處于大病康復期、慢性病、易復發病患者等無法在傳統養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從人性角度來看,它同時考慮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與醫療需求,符合現代老年人醫養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大力發展互聯網+老年健康,鼓勵利用體征監測、穿戴設備等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增值服務,動態監測居家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為老年人建立連續性電子健康檔案。利用現有健康、養老等信息平臺,通過共享系統,推進跨部門、跨區域的業務協同和信息資源共享,加快數據標準化和規范應用,逐步建立統一的行業數據交換共享指標體系,打造覆蓋居家、社區和機構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網絡。
-
上一篇:荔灣將打造“西關慢行系統”下一篇:智慧養老讓便捷服務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