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的三大模式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7 0:00:00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司司長王海東20日在北京表示,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人民對養老服務質量的期望在不斷提高,我國的養老服務仍算作是短板弱項。當下老年人的養老觀念和方式,都與過去存在一定差異。智慧養老是以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現代科技為依托,將智慧科技與養老服務兩相融合,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將老年人的各類信息進行搜集,并利用智能機器設備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智慧養老模式逐漸成為了應對我國養老困境的一種方式,目前智慧養老的三大模式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機構養老模式、醫養結合模式。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社區居家養老是一種介于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的新型養老模式,是以社區為平臺,整合各類資源的服務模式。本質是一個互聯網+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通過為家中老年人安裝健康檢查設備、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尋呼機、人體傳感器等智能護理硬件,遠程采集老年人的身體、安全、居家生活相關數據,實時傳輸至社區居家養老系統管理平臺。
機構養老模式
機構養老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養老方式,封閉式管理養老院采用養老院管理系統,結合便攜式體檢箱、健康體檢一體機、智能老人手環、智能睡墊、智能尋呼機等智能養老產品。分工管理,實現對老年人個人檔案、住院動態、體征數據、緊急呼叫等相關方面的監控,使老人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照顧。
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是將現代醫療技術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銜接起養與醫,醫養資源互利互促,實現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創新,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創造了條件。通俗點說,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接受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的基礎上,也能享受到醫療衛生方面的服務。
-
上一篇:軟富云:解決智慧養老不智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