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怎么做?誰在買?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0/31 0:00:00
智慧養老的2021年,騰訊準備做1000元的老人防跌倒產品,小米準備用399元的智能音箱做連接入口。深圳養老護理院和北京寸草春暉作為養老機構,Ta們又是怎么看待科技公司的智慧養老?上周ITH智慧康養論壇和騰訊SSV的直播中給出了討論,以下,Enjoy:
1. 騰訊和寸草春暉怎么看?
關于老人跌倒(是老年人健康第一大風險,容易髖部位置反復受傷,導致長期失能和離世):
// 深圳養老護理院:前期騰訊基金會捐贈(3000萬元創新基金,騰訊云、功能游戲、AI跌倒監測等)(詳見文末鏈接),目前0跌倒,希望能防跌倒做到1000元的ToC成本// 北京寸草春暉:更希望做出防摔倒而不是跌倒報警(摔倒告知,需要后續服務跟進),存量氣囊形態的解決方案是16萬人民幣(無法規模化)
寸草春暉CEO王小龍 騰訊研究院陸詩雨 這里對于一線實操運營機構,和移動互聯網技術驅動的平臺來說,大家的訴求是有著明顯不同的,繼續來看:
// 老人需求:歲數大了并不希望帶上很多東西,例如腕表這么輕都不愿意。床墊或枕頭監測,非接觸是更符合場景的(用戶不需要知道這個產品,服務體驗要日常生活化)// 院內場景:北京10+寸草養老院都面臨WIFI不穩定斷線問題,更不要提其他設備的穩定使用(高速公路都沒通)// 科技助老:不應該要求老人跨越數字鴻溝,應該是科技助老(例如買早餐不能刷卡可否刷臉?健康監測不想帶手環可否直接躺著測試?)
在黎阿姨看來,騰訊提到的1000元的ToC跌倒AI監測,對標價位段應該是過往幾年并沒有做起來的智能手表→內置感應芯片,可監測老人的體征(如血壓心率等),以及跌倒時提醒報警。而此類智能手表/手環類產品,從行業存量玩家來邦的實際運營來看是這樣的:
// 誰在購買:從1997年深圳起家,主營養老+醫院+安防領域,其中泰康 萬科 九如城 親和源 椿萱茂等頭部養老機構是購買方// 誰在使用:從過往案例看,給970個老人2G版手表時使用率僅5%,對比使用NB-IoT技術時使用率約70%(電子圍欄、生命探測等)
你看,即便是活到今天的智慧養老玩家,也都是大B端集采,C端老人并不愿意使用類似設備(麥麥、頤訊也都如此)
2. 小米怎么看和怎么做?
類似的,小米的智慧養老解決方案也是先進入存量高端機構市場:
// 關注存量:更關注燈光等產品做場景替換(即老人本身就在使用,例如換了感應燈后起夜更安全方便)// 誰在購買:目前解決方案中,機構的泰康燕園(泰康電視臺)、居家/社區的誠和敬音箱→依然是大B端的采購// 未來規劃:在終端硬件只賺5%的前提下,必須先從高端養老機構共同投入(定制方案服務費15-25%),未來一起收割C端
在什么值得買等消費者購買分享論壇上,僅有少量為家中老人準備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相比給自己新裝修家的全屋智能家居,是更少見的內容),常見的痛點如下(全套解決方案約5000-7000元,入門產品是399元的智能音箱):
爸媽適老化智能家居 爸媽適老化智能家居
-
上一篇:智慧社區管理系統一般多少錢?下一篇:智慧養老之智慧養老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