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有社區養老設施超2.3萬個養老新模式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0/26 0:00:00
著力發展街道(鄉鎮)、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構建 " 一刻鐘 " 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圈;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家庭養老床位 24 小時監護;農村失能特困老年人得到集中照護,晚年生活更有保障……這是廣東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的新成效。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廣東省 60 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達 1556.51 萬人,占比 12.35%。記者從廣東省民政廳了解到,廣東正努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8.5 萬人入住養老機構
針對城鄉特困老年人、特殊困難老年人、廣大老年人 " 三個圈層 " 的不同特點,廣東以 " 兜住底線、確保基本、普惠均等 " 的思路,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建立特困人員照料護理制度,全自理、半自理和全護理特困人員的月人均護理標準分別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2%、30% 和 60%,實現特困老年人照料護理全覆蓋。
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接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等提供支持。推進廣州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待遇保障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有效減輕失能人員照護服務負擔。
建立 80 歲以上普惠型高齡老人補貼制度,全省 299 萬老年人受惠。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目前累計實施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超過 2 萬戶,家庭養老床位超過 1.6 萬張。
為老年人提供普惠均等、方便可及的城市社區 "15 分鐘 " 養老服務網絡,全省加快推進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協調指導等綜合功能的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全省目前共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 2.3 萬個,在城市和農村的覆蓋率分別達到了 100% 和 78%;共有養老機構 1896 家,機構床位 24.6 萬張(一半以上是護理型床位),入住 8.5 萬名老人。
萬家機構提供上門服務
針對不同的養老服務需求,廣東注重精準發力,聚焦助餐服務、醫養康養、巡訪關愛、智慧助老等服務需求,著力提高基本養老服務成色。
持續推行居家社區養老 " 大配餐 " 模式,解決老年人用餐需求。全省建有 2100 多個助餐配餐點,覆蓋所有珠三角地區和大部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
優化醫養結合模式,解決老年人健康需求。全省各地均建立家庭醫生激勵機制,提供上門醫療衛生服務的機構 10539 家,共為 643 萬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家庭病床 36855 張。
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巡訪制度,解決老年人關愛需求。將全省超過 3 萬名農村留守老年人納入定期巡探訪。
探索 " 灣區養老 " 新模式
廣東還著力打造 " 旅居養老 "" 灣區養老 " 等新興服務模式,讓廣大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質、多樣化、方便可及的養老服務。
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自 2017 年以來,全省被評定為星級養老機構的有 388 家次,獲評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 270 家次、占比 69.6%。
攜手東北三省及江西、廣西、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等 1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創 " 旅居養老 " 新品牌;開展 " 旅居養老 " 示范基地評選工作。
攜手香港和澳門,開創粵港澳 " 灣區養老 " 新模式。目前,廣東省內有 8 家港澳服務提供者開設或運營的養老服務機構,港澳地區老年人可選擇入住珠三角地區的公建民營、民辦性質養老機構以及公辦養老機構中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床位,珠三角 9 市養老機構共收住港澳地區老年人 700 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