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管理,要了解這三點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6 0:00:00
歲月流逝,帶走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健康健全的體魄。曾經輕微的感冒咳嗽,喝幾碗涼白開,再不濟沖一杯板藍根也很快就生龍活虎。如今氣溫稍有變化,身體便應接不暇了。
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究竟有何不同。
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有何特點?
談到老年人用藥,就不得不先說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系統的特點。簡單地說,老年人的心肌、心臟傳導和血管本身都有不小的變化——較之年輕人不那么靈活和好用了。
心肌失去彈性和韌勁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心肌細胞逐漸纖維化,心肌細胞中的脂褐素沉積也越來越多,心臟內膜增厚,心臟外膜脂肪增多。大家可以不必記得這么專業,只需要明確一點的就是:心臟不再像年輕時候那么靈巧有‘’彈性了,收縮舒張時的力度也下降了。就像原本很有彈性的皮球浸了水、漏了氣,再往地上拍的時候就無法彈得像當初一樣高了。
該變化的直接結果就是心輸出量下降了——一般而言,成年人30歲心輸出量為3.4L/min,而超過60歲則減至3.0 L/min,80歲的人就只有2.5L/min了。心輸出量減少也就意味著新陳代謝變慢,可想而知吃到體內的藥物即可以出現消化吸收的慢了,更多的是代謝排出的減慢。而表現為少數人可能需要超出常規的劑量才能起效,而更多的人則出現常規劑量時即可過量甚至中毒而發生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
心臟傳導效率越來越低
我們的心臟一直是按照特定的頻率一時不停地跳動,過快過慢都不行。正常的心臟跳動是在竇房結發起的,就像開關按鈕通上電一樣。人老了之后,竇房結由于脂肪沉積、膠原纖維增多甚至鈣化等,不再像年輕時那么靈敏或者說發送電波沒那么好了,這也就意味著心臟波動頻率會在一定程度上失準,可直接導致心功能下降,降低了心血管系統的穩定性。
血管老化和動脈粥樣硬化
人體的血管也像面部皮膚一樣,隨著歲月流逝會越來越老舊,原來水嫩柔軟富有彈性,到最后也會變得粗糙老化失去彈性。與此同時,血管里的一些脂肪粒和雜質等也會逐漸沉積到內膜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管腔狹窄,阻礙血流的正常流動。
例如,人在20多歲時,血液總循環時間為47.80±2.67秒;到60-70歲時延長為58.50±3.70秒;到80歲時則可增至65.30±3.24秒。血流減慢好比機器燃油不夠,不能開足馬力,效率自然低下。
心血管系統的上述改變,最終導致心臟對機體缺氧、高碳酸和兒茶酚胺等刺激的反應性下降,而當心血管病患者服用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亞硝酸鹽類擴張血管藥、降壓藥和利尿劑等),藥物作用沒有那么明顯的同時還有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常有一人多病、多藥共用的情況,為了確保安全,老年人在選藥、劑量、療程、給藥方式、用藥依從性等方面都應給予特別關注,而家人更多的陪伴及關愛才是讓老人健康長壽的最重要的秘訣。
-
下一篇:眾多智慧養老產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