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城社區養老插上“智慧翅膀”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29 0:00:00
不出社區享便捷智慧養老
1月10日,在天津市河東區豐盈里社區居委會,前來辦事的81歲老人徐壽芝趁著等候的時間坐在椅子上用手表 測起血壓來。很方便,按一下這個鍵就行。徐壽芝一邊操作一邊向記者解釋。 平日家里只有徐壽芝老兩口居住,而且老伴兒身患殘疾行動不便。女兒不放心老人健康, 總會打電話問候, 一旦趕上老人手機沒電或者沒聽見, 就會特別著急。
去年11月,作為政府部門助老惠民政策的享受者, 徐壽芝獲得了這塊能測血壓的手表——一款互聯網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腕表,享受到了智慧養老帶來的便利。能測血壓、打電話,還能定位,出門戴著它, 我到哪兒閨女都知道,不用擔心了。 徐壽芝笑著說。在河東區曲溪西里社區,60歲的沙阿姨剛剛在日間照料中心健康理療區的健康體檢一體機上自助做完體檢, 檢測數據便同步傳輸到了遠程智慧平臺,用于健康管理。智慧養老對于百姓而言, 已不是陌生而遙遠的概念, 越來越多老人不出社區便能享受其帶來的便捷。
探索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所謂智慧養老,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研發面向居家老人、社區的物聯網系統與信息平臺, 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智慧養老的最大受益者,首先是那些選擇居家養老的老人。
近年來,天津市不斷創新服務手段,通過互聯網+養老模式,使得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成為了天津市養老服務的一大特色。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居家養老服務,就是將互聯網+等現代化科技手段應用到養老服務領域,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將有利于破解人力做不好、人力做不到和人力不愿做的難題,彌補養老服務資源不足的短板。近年來,天津市在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方面一直在嘗試和探索。
其中,在培育服務新業態方面, 多次舉辦智能居家養老服務展示推介會,實現了企業與社區、政策與市場、服務與需求3個對接, 打通養老服務進社區、進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在激發市場新活力方面,通過智能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委員會 這個行業組織,把具有互聯網+功能的養老服務的企業整合為一個行業組織,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經驗交流、協同發展平臺,培育、推動和促進具有天津特色的智能居家養老服務產業的健康發展。 截至去年年底,已培育46家智能服務企業,落地社區199個。 在推廣養老新模式方面,通過引導企業創新探索,為老年人提供多種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如醫護助手APP、網上鄰里社區等。
富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供給
按照《天津市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實施意見(2018-2020年)》的要求,天津市將不斷豐富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供給,將針對個人、家庭、社區、機構等不同應用環境,發展健康管理類智能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 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家庭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其中,健康管理類智能可穿戴設備,將重點發展健康智能手環、健康智能腕表等智能可穿戴監護設備,對血壓、血糖、血氧、心率、體溫等健康指標進行實時、連續監測,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在線即時管理和預警。
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重點發展用于個人、家庭、社區醫療機構的集成式、 分立式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并能借助在線管理系統實現遠程健康管理等功能。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重點發展用于社區機構、公共場所的自助式智能健康檢測設備,便于用戶在不同社區、機構中隨時、隨地、自助地完成基礎健康狀態檢測,提升用戶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水平。智能養老監護設備,重點發展用于家庭養老及社區、機構養老的智能輪椅、監護床等智能監測、康復、看護設備,開發預防老年癡呆癥患者走失的高精度室內外定位終端。家庭智能服務機器人,重點發展滿足個人和家庭家居作業、 情感陪護、娛樂休閑、殘障輔助、安防監控等需求的智能服務型機器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